【传统文化】楹联里的自然哲学与人间温情:心灵的绿色与社会的芬芳

发布日期:2024-09-02 07:46    点击次数:121

  清代中期重臣、学者陈宏谋,广西桂林人,雍正进士,历任多省巡抚及总督,革新铜政,兴水利,政绩卓著。  他晚年入京任东阁大学士,学识渊博,编著《五种遗规》等,强调明体达用,知行合一,是康乾时期清官廉吏与理学名臣的典范。  陈宏谋题福建臬署大堂楹联,以其深邃的意境、温婉的情愫以及对生活的独到见解,引人深思,令人动容。  不是对人和善、有仁德之人,真的写不出如此温和、友善和充满智慧的言语!上联:庭草不须除,常觉胸中生意满;下联:炉香频自祝,但求世上好人多。  01.自然与心灵的和谐共鸣  这副对联首先以“庭草不须除”起笔,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相联系。  庭前杂草丛生,本是园林维护中需清除之物,但在此处,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,提出“不须除”的观点。  这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尊重与顺应,更深层次地,是借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、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。  草之生机盎然,不正是心灵自由、无拘无束的象征吗?  于是,“常觉胸中生意满”,内心的世界因这份对自然的亲近与理解而充满了勃勃生机,这是对生活热爱与乐观精神的真实写照。  02.炉香与祝愿的温情传递  下联“炉香频自祝,但求世上好人多”,将画面从室外移至室内,一缕炉香袅袅升起,伴随着主人的频繁祈祷,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神圣的氛围。  在这里,炉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存在,更是心灵的寄托与祈愿的载体。  作者频繁地通过香火传递自己的心愿——“但求世上好人多”。  这一愿望朴素而真挚,反映了作者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,以及对人性善良的坚信。  在纷扰复杂的世界中,这样的愿望如同一股清流,温暖人心,激励着每一个人向善向美。  03.哲理与情感的交织融合  整副对联,上下联虽各自独立成景,却又相互呼应,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人与自然、个体与社会、心灵与现实的深刻对话。  上联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,倡导一种回归自然、顺应本性的生活哲学;  下联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呼唤,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美好的不懈追求。  两者相辅相成,共同揭示了人生的真谛:在纷扰中寻找宁静,在自我中关照他人,以一颗充满生机与善意的心,去拥抱这个世界。  04.艺术与生活的完美契合  “庭草不须除,常觉胸中生意满;炉香频自祝,但求世上好人多。”这副对联,以其精练的语言、深远的意境,将生活的点滴融入艺术的创造之中,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又心系苍生的情怀。  它告诉我们,无论是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的慰藉,还是在社会之中传递正能量,都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体认和积极实践。  在这个快节奏、高压力的时代,让我们不妨放慢脚步,聆听内心的声音,像这副对联所启示的那样,以一颗平和而充满爱的心,去感受生活的美好,去创造一个更加和谐、更加美好的世界。  (来源:经典阅读进行时)

图片

—The end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